暖心服务零距离!原州区残联开展残疾人“上门评残”便民服务
“谢谢你们专程来家里帮我办证,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!”
7月14日至7月28日,原州区残联联合卫健部门专业医生,深入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残疾人家庭,为残疾特征明显、且无法通过监护人安全到达医疗鉴定中心的高位截瘫、偏瘫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等有特殊困难需求的残疾人,开展“上门评残”服务。残疾人证这一张小小的证件,背后是政策温度与民生关怀的深度融合。
前期,在各残疾人家属通过乡镇残联热线电话提交“上门评残”申请的基础上,各乡镇残联专职委员同时展开对重度肢体残疾、精神智力残疾等出行困难的残疾人家庭细致摸排和梳理汇总。经前期充分准备,原州区残联会同卫健部门,选派区人民医院专业大夫,对全区14个乡镇(街道)已登记的150名特殊困难残疾人逐乡镇(街道)逐户逐人开展上门评定办证服务。
评定过程中,区人民医院医生现场检查残疾人身体状况、询问残疾人病史,并结合病历资料对残疾人进行评定。原州区残联、各乡镇(街道)工作人员同时对评定对象的照护、后期康复等疑问给予耐心解答,还一并开展了关于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、辅具适配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、康复救助等惠残政策宣传,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“应享尽享”。一声声耐心的话语如润物无声的“清泉”,以别样的亲和力浸润着评定对象的心田。
河川乡上黄村的张秀勤因脑梗、脑萎缩及其他外伤致卧床近两年,家人一直为办证犯难。服务队上门后,仅用20分钟完成评定,评定为肢体一级,并指导其家属如何申请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。“困扰了我们这么久的难题,没想到在家就能办成了。太感谢你们了!”张秀勤的女儿连连点赞。
“上门评残”是原州区残联落实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重要举措,各级残疾人工作者不断增强使命感,回应残疾人关切、维护残疾人利益,2025年以来原州区残联已为304名残疾人提供了上门评残服务,残疾人痛点得以有效纾解。未来,原州区残联将持续优化服务,确保残疾人“应办尽办、应享尽享”,用实际行动推动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。